近几年来,我?R恢苯小耙跃鸵滴枷颉钡淖ㄌ庋芯俊T诩扑慊ㄒ档慕萄е幸步辛巳轿坏母母锸导O旅嬉约扑慊ㄒ滴治鑫倚J侨绾谓ⅰ耙跃鸵滴枷颉钡目纬烫逑档摹?/div>
一、更新教学观念
过去的教学中,专业课教学多偏向于学科的独立性,颇有“只见学科不见人”的意味,重点放在一个“专”字上。似乎“专业课”就是要“专”,而忽视了学科间的联系、学生的基本素质、市场需求、就业去向等诸多实际因素。以至于中职学校的教学内容与大学的教学内容很相似,只是降低了难度而己。
这样的教学偏离实际太远,最终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我们似乎教了很多知识,制订了教学目标和要求,而学生却不能接受,或者学无所用。
我们施行新的课程体系时,根据学生底子薄、基础差的现状,减少理论课的份量,理论内容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要适中,杜绝纯理论知识,强调以技能训练为主,要求学生有熟练的专业基础技能,至少熟练一项专业实用技能,允许学生选修其它专业的技能。
文化课要与相应的专业课相联系,避免文化课与专业课“两条路”,各行其是的状况。如:英语课的教学,在不同的专业班,讲授不同的内容。在计算机专业班中,以计算机专业的词汇讲授为主。将这些词汇整理成对话或日常用语形式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学习的英语知识就能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成为学好专业课的工具。其它文化课也是这样。
另外,虽然职业教育已渐趋成熟,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仍然不可忽视。我们的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专业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如果教师只局限于“教书”,而不能很好地传授技能是远远不够。我们在安排教师任课时,首先对其进行相应课程的技能考查。考查其理论知识、动手能力以及通过实际应用所得到的体会和经验。对于考查不合格的教师要督促其尽快提高,并向其提供辅导人选,作为专业导师。切实做好老、中、青教师的传、帮、带。
二、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我们的课程设计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并进行教学活动层次化、教学内容项目化、教材编写模块化、技能训练实用化等改革,使我们的课程体系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
⑴教学活动层次化
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学内容的层次化;二是教学对象(学生)的层次化。
在教学内容方面。计算机专业内容有:
●基础知识——计算机课程作为公共课,所必须掌握的内容。
●基本应用——在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进一步强化基础技能(如文字录入、排版、电子表格、计算机及局域网维护等)的训练,使学生能熟练使用常用的软件,并能对计算机作一般的维护。
●专业应用——在熟练掌握基本应用的基础上,再综合学生个人的基础素质、兴趣爱好、就业方向、人才市场的要求等诸多因素,引导学生选择专业性较强的知识领域深入学习专业技能。如:网页设计、AutoCAD制图、多媒体制作等多种应用领域。
其中,“专业应用”中知识的综合性较强,对教师的技能要求较高。教师的专业技能要全面,并能对非本专业的知识有所研究,才能教好这类课程。
如网页制作中,不仅要熟练掌握计算机语言、Flash动画制作、PhotoShop图像处理等专业知识,还要考虑色彩搭配、导航设计等方面的问题。
又如AutoCAD制图,要求计算机教师在机械制图、工程制图、各类工业设计制图等方面的知识要精熟,并能在实际应用中融会贯通。
在教学对象方面。主要是根据学生基础素质进行分层。这不同于普教中按成绩给学生分班。因为我们的分层是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如果不分层,则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学生之间相互干扰较大,基础较差者必然会“拖后脚”。造成教学进度缓慢,影响基础较好的学生继续学习新知识。
对于基础较差者,我们只要求其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第二层次”的要求,即“基本应用”。在符合要求后,可适当进行“第三层次”(专业应用)的学习。
对于基础较好者,我们要求其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第三层次”的要求。在符合要求后,可适当选修其它专业课程(如财会、电子技术等)。
⑵教学内容项目化
提到“项目”二字,一般人总会将其与企业项目相联系。当然,在教学中能直接引用企业的项目那是最好不过的。但是,通常我们没有足够的企业项目。所以,这里的项目,不仅是指企业的项目,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模拟出类似的项目。将这些项目转化成实训课中的具体实训内容。
这不同于某些书本上的实例教学法。“实例”教学中的实例通常是独立的,教学过程一般也只限于步骤的描述。缺少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没有设计制作的思路分析;没有测试(调试)方法的说明;没有对学生的实训结果作出评价的手段。
我们的项目来自工作实际,每个项目的确立都要考虑其实用性、有效性,要有明确的主题,清晰的思路,有效的测评方法。既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实用技能,又便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开发,实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课程进展的适当时期加入综合实训环节。每门课至少要有三次综合实训。教师提出实训要求,由学生自行设计实训方案。对于部分有困难的学生,采取先学生间互助,再由教师辅导的方式。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培养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开发。
例如:我们的《网页制作》教学。由于学生对网页早就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学中,我们就避开网页常识的介绍,开门见山地向学生展示一个个人网站。紧接着分析这个网站的构成。这样就向学生展示了这个项目。以后的教学就围绕这个项目进行,学习网页制作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在这个项目完成时,网页制作的内容也讲授完毕。学生不仅已经按老师的要求制作了一个个人网站。同时老师也向学生提出了再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一个网站的要求,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效果良好。我们的学生已有部分在网络公司或网站制作室上班,能独立工作,反响较好。
⑶教材编写模块化
这与第2点(教学内容项目化)是密切相关的。
我校探索“模块化”教学法已有5年的时间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目前我们将模块化教学法定位在:将教学内容细化成适当的模块,针对这些模块确定教学目标,提出教学要求,设计教学方法,检验教学效果。让学生的每一次学习均有收获,均能掌握新的知识技能。
据了解,在各类职校中,还有不少教师处于被动教学状态——即给我什么教材,我就上什么课,而不是主动教学状态——即研究学生、市场、专业发展方向,联系现有教材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教学方法的改进。
同时我们也看到,职校学生的现状是,基础知识不牢,理论知识学习效果不佳。但专业兴趣较浓,偏好动手操作。且一旦产生学习兴趣,大多都能端正学习态度,纠正一些不良行为。并且,人才市场也要求学生是掌握较新的专业技术和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技能型人才。这种专业技术要能跟得上专业发展的主流。
所以,作为职校教师,我们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就业为导向,对教材进行研究。必要时,重组教材。
近几年我校在计算机专业方面进行一些改革工作,不仅施行了“模块化”教学法,还组织教师研究教材和市场需求,自编(重组)部分教材。将模块化思想融入到自编的校本教材中。教材内容要与“教学内容项目化”相结合——若干个模块构成一个项目。
由于专业知识有一定的连贯性,我们在编制教材时,力求做到:快速切入正题,摒弃烦琐的常识介绍;偏重实作技能,减少理论叙述的份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操作思路的培养,避免简单的步骤描述。
我们自编的计算机专业类教材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实训教程》、《Flash动画制作》、《PhotoShop图像处理》和《网页制作》
⑷技能训练实用化
这点不言而喻。就是指在教学中要立足实际,传授实用的技能。我们有些教科书上的知识偏于存旧,不再实用了。学生花时间学习这些技能已经没有意义了。我们在编写校本教材时,就要注意做好“扬弃”工作,及时去除那些不再实用的知识,补充新内容。
近年来,我校每年均有部分教师去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不同的企业对相关专业技能的要求,并将企业中的具体案例带到学校来,在专业教师中进行广泛交流,选出其中真正有效的编入我们的校本教材,作为实训内容之一。
另外,学生在企业的岗位上实习和工作时,也会反馈一定的信息,帮助我们修改教学内容。
三、改革考核评价方法,重视实践考核。
为了切实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培养技能熟练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在改革考核方法时,重点放在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统一,学习知识与学习能力的统一。考核评价方式多样化,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理论方面。仍然保留传统的笔试,但增加上机考试方式。
我们建立了一个份量较大的题库(数据库),这个题库里的题目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上机练习这些题目。练习是以试卷的方式,一份一份地提供的,不限时间。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对题目中的知识点就会逐步掌握,会主动去学习、探讨这些知识。正式的笔试内容也从这个库题中调取。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对考试产生厌恶感,而我们的教学目的也达到了——因为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并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内容,并不是要“考倒”学生。
当然这个题库的建立需要仔细斟酌,题目内容要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并且在应用中要及时增、删内容。
同时,如果有些课程内容,不需要去死记硬背,我们也采取开卷形式。考察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实训方面。由于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技能,熟练技能,所以在实训考核中,我们主要注重平时的实训考察。考察学生平时的操作态度、项目完成情况、每次的实训总结、实训中的创新意识等方面。
因为职教中的实训是教学过程的重点。“以就业为导向”,就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实用的操作技能。所以要抓好每次的操作课教学。
以前,我们的操作课是每周2-4节,显得较零散。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实训过程需要集中,这样他们每次所学的技能就能贯穿一气,不会因为间隔几天没有操作而导致遗忘,有利于提高实训效率。
因此,实训课应采取“集中式、任务化”模式(每天至少有3节课操作实训)。即将教学模块转化成一个个实训任务,在相对集中的教学时间内进行实训操作。教师要对每个学生每次的实训结果给予指导和评价,并记录在册,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同时保存学生的每次操作结果,作为学生的平时作业。对于好的,在校园网中给予展示,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课程结束时,进行总结考试。以独立设计为主。由学生在一周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一个实际任务(如一个小的应用程序,若干个知识点较全面的网页,若干个Flash动画等),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给予评分(通常是以鼓励为主的)。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允许合作完成。
我们中职教学中一般不进行毕业设计。但每门课程的总结考试中就隐含了毕业设计的思想。可以考察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程度。
以上只是我们建立新课程体系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以就业为导向”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有效方式,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的主题。随着职教事业的深入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紧跟人才市场的需求,深入研讨教材,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勤于思考,积极探索,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同时还要从创新教育理论、教育管理、教育实践入手,研究行之有效的创新教育方法,促进学生的整体和谐发展,提高人才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