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的原始部分即天性,或称为生性,也就是与生俱来的父母遗传的心理特性。天性是天真的,假装不成。有的天性懦弱,有的天性坚强;有的忧天,有的乐天;有的纯朴,有的复杂;有的自尊,有的自卑;有的早熟,有的迟缓;有的多愁伤感,有的乐观豁达;有的不近人情,有的善解人意。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人的天性犹如百草园大花园——五彩斑斓,犹如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千姿百态。“天才”一词,点明了天性出自天然。“天生我材必有用”,充分表达了人生的自信。
天性是性格的底色,或者说本色。人的性格的确立形成还需靠道德修养的染色加工。道德良心要人有真心说真话,要人有爱心重情义,要有责任心、为国为家分忧解难,要有热情激情,但不感情用事,而是实事求是。道德修养对性格的影响是巨大的,却又不是唯一的。人的自信心进取心也能为性格上色。自信拼搏、开拓进取、勇往直前,显示了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与成熟,显示了这个人的坚定意志与刚强性格,显示了这个人的非凡毅力。“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充分显示了青年毛泽东惊人的天性、伟大的品格。一首人们熟悉的诗词《沁园春 长沙》,表现了青年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昂扬的革命斗志和顽强的革命精神。
最后,人的悟性还能为性格调色增彩。悟性即灵性,所谓机灵一动,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是也;所谓“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也。随缘豁达、开朗潇洒,悟出了完美的人生。其实,悟性是天性和地性[后天之性]的完美结合。说到这里,我们大体知道,人的性格是这样形成的:在此人天性底色[或者说本性本色]的基础上,通过后天道德修养的染色,再加上进取的上色与悟性的调色,最后形成其性格的彩色。俗话说,一样的米,吃出百样人。人的性格丰富多彩、错综复杂、各有千秋。
性格即命运。人的命运与时代、家庭、社会关系及个人努力息息相关,也与其人的性格密不可分。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一定要培养与改革开放社会相适应的性格,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