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歙往事,情思悠悠,多少街巷烟雨中。江南的细雨,比雾霭还飘渺,比微风更轻盈;是梦幻的空朦,是离人的眼泪。雨中古街,白纱素裹,最是渔梁风情处。
生于斯,长于斯,我也去过古街数次,但有幸能在深秋这烟雨朦胧中来到古镇渔梁老街却使我最为难忘。我和几位同伴漫步在这条宽不过四米的卵石道上,试图在古街的余韵里能找寻到古徽州文化的沧桑,在古墙的石缝里能端倪出徽商的披星戴月。我们凝视斑驳的马头墙上所驻留的时光图腾,只见青瓦白墙的明清建筑就势排开,既讲究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木制的门框和窗棂古色古香,精美而又雅致。我忍不住伸手抚摸着它们,一时间,眼前的一切如同梦镜般遥远,时光宛若倏地倒回了几百年。
雨中的老街别有一番韵味。江南蚕丝般的细雨裹挟着千年的情致和韵脚无声飘扬,洒落在发际、脸庞上,却不用担心那雨会沿着发丝滴落下来。它只是纷扬和飘舞,若隐若现地只去滋润脸上细密的绒毛。再看看古街上的墙面,在那细雨中渐渐润湿的青砖,闪烁着一层亮光,洁净明亮,于是我的心也纯净起来;脚下的青石板被雨水滋润得灵气十足,飞檐上的雨水一滴滴地缓缓滚落下来。间或有三、五位游客迎面而来,好像同我们一样来欣赏雨中的老街。绵绵的秋雨点染出一幅旷世的水墨山水画,我们仿佛成了画中人,齐密的鹅卵石铺就的街道庄重而古朴,恰似鱼鳞,又因古街形似鲤鱼,故又称“渔鳞街”。它蜿蜒一公里,两边店铺林立。古祠堂、古民居、古寺庙随街可见,排列井然,号称“江南第一水街”。渔梁街虽说并不宽敞,但曾经是那么繁华,我踏在那鹅卵石街面上,感受了几百年徽商所经历的磨砺和艰辛,也倾听了徽商们几百年雄霸天下的脚步声。这里有不少如今已十分败落的商铺和仓储。街上的居民十分热情,带着我们穿街走巷,一路叙说着旧时渔梁的辉煌和荣耀。
六百年的古徽州,三百年的徽商行。渔梁老街,你见证了徽商的繁荣,见证了天南海北的人们将自己创业的步履留在这明清隧道。然而,谁又能留下行行足印?穿过老街,沿着寻常巷弄,渔梁坝映入我的眼帘,她似乎等待太久,急切地要将细雨中的魅力展现出来,好让游人急切地爱上这一方山水。我尚未细加思忖,她一主动,我便慌了手脚,乱了心智,待到下了百步坡,安了心神,才敢细细端详——最富动感气息的莫过于那坝上的激流了,它流经堤坝时瞬时获得了能量,更加勇猛,向下游冲去,激出片片雪白的浪花。最有情致的是这些白色浪花中居然有位钓鱼翁!他握着鱼竿,全神贯注,自成一景,俨然是“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乎山水之间也”。
我驻足坝上,又被脚底的巨石所吸引,只见每块坚石都用一个石墩如钉楔入,恰似衣服上的纽扣一般。后来才知道,这些青石每块重达吨余,纽扣般的楔钉称“元宝钉”,每层条石之间,又用石锁上下左右紧连一体,极为牢固,被称之为“江南的都江堰”。现在坝下的码头早已物是人非,找不到太多的痕迹,两座极小的菩萨庙却保存了下来。我的眼前不禁闪过这样一幅画面——每一个船工,每一个徽商,每一个官员远行,都会在这儿焚上一炷香,以期得到河神的庇佑。坝上停了几条小木船,我们请船工撑着在江面上转了一圈。细雨飘洒在江面上,泛起了一层薄薄的雨雾,这淡淡的雨雾带给了我们些许伤感。我看着从坝上翻转而下的江水,怎么也想象不出,这江水能造就三百年雄霸九州的辉煌历史;但我知道这淡淡的伤感,几百年来都笼罩在渔梁的上空,因为这里上演了太多的生离死别。适巧,我们见到了一位82岁的老船工,他11岁就当了学徒,在船上生活了20余年,直到徽杭公路开通几年后,因为水路的逐渐败落,才不再做船工。我们想从老船工的生活中,了解徽商那历经三百年不衰的源泉;了解即便眼前生死茫茫,那些徽商仍前赴后继的不竭动力。或许这位老船工不愿触及那些伤感的事情,每每想起那些故事,都会潸然泪下。只见他沉思一会,微微地笑着,向我们描绘了渔梁码头上演过的宏大场面:整个江面白帆点点,满是冲天的桅杆,把狭窄的江面挤得满满的。搬运工裸着古铜色的肩膀,扛着从杭州、上海等地运来的货物,或是运往这些地方的茶叶等物品,穿梭着上船下船。我们问,见过风光的荣归故里的人吗?他的眼睛黯淡了下来,再也无语。忽然我们自感问得不妥,民国时期,哪里还有那么风光的徽商呢?每年的元宵节,渔梁古街上都要上演“跳钟馗”的民俗节目,从江边到街道一路跳来,直至夜色阑珊。我想,从渔梁走出去、为徽商金字塔垫起塔基、至死也无法回家的古徽人太多,渔梁或许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寄托他们的哀思吧?!
回来的路上,我还沉浸在渔梁无比曼妙的景致里,踏着古往今来人们走过的道路,听着脚边潺潺的流水声,品赏着独特的皖南古镇风味,我觉得这便是“禅”了,“禅”是什么?禅是生活。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古镇上一家人的和和美美,快快乐乐,尽享天伦之乐。
在渔梁,掬一捧甘冽的河水,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我从中品出了皖南古徽州的味道——那是青山泥土、古街古巷和绿水青草的芬芳,那是古镇居民笑靥中的恬静,那是多少年来沉淀于此的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那是人们生活的真谛和至纯至善的心灵……
渔梁雨韵
日期:2006-12-06
作者:汪诗奇
浏览:106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