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生素质养成 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日期:2009-01-28 作者:张崇福 浏览:2975次
 
摘要:
    职业学校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纪律意识、主动学习习惯、抗挫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养成。唯有如此,学生进入企业之后,不仅能很快的适应岗位,做到快速高效顶岗,对岗位的转换也能应对自如,也让学生在职业岗位发展方面具备了巨大的潜力。职校教育也真正实现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目标的办学宗旨,从而真正做到校企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
    中职生 、 校企无缝对接、 动作能力、纪律刚性化、主动学习、耐挫能力、团队合作。
 
    083月,我受学校委派,率本专业30余学生前往浙江某机械公司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教学实习。在这段时间里,我也走访了周边的一些企业,拜访了一些企业老板,回访了一些本校的往届毕业生,对目前企业员工的工作生活情况及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由此,我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培养方面产生了一些想法。没有深入企业之前,总是抱怨学校实训条件差,光学不练,不能突出职业学校特色,不能让学生掌握技能,影响了学生将来对企业岗位的适应,也不能体现职校教育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宗旨。但通过身入企业,深入调研之后,我觉得以前的一些想法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学一技之能,对职校学生来说,当然是必须的,但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学习和掌握某一具体的操作技能所需的时间是很短的,技能的精化与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对优良的综合素质的依赖,我认为,中职生要更好更快的适应企业的工作岗位,职校要很好地实现校企无缝对接,主要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几种素质的培养。
 
一、        注重体育锻炼  强化动作能力的培养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几十年前,陶行知先生就很重视,他对学生提出的每天四问中,第一问就是“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提出了 “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但在科学技术已相当发达的今天,其重要意义,往往被许多人看轻了甚至忽视了,人们往往认为,机械化甚至数字化生产的到来,对于从业人员的体能要求已不再严格,其实,持这种想法的人是对当今我国企业的用工环境缺少必要的了解。事实上,对毕业后主要从事操作工作的中职生而言,下边几点就注定你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首先,应对超时工作,必须“野蛮其体魄”。尽管我国新颁布的《劳动法》已经实施,从理论上来说,员工的八小时工作制已经用法定的形式明确了,但在现实中,许多企业的管理制度并没有按照《劳动法》来做,加之员工依法维权阻力重重,代价太高,使得《劳动法》上所规定的员工的许多权益只能是员工的一种愿望和理想,真正实现还有待时日。因为,企业老板为了降低用工成本,极大程度地拓宽利润空间,总是想方设法让员工延长劳动时间;另一方面,由于物价上涨快,员工生活成本大大提高,加之失业的危机意识,促使员工本能地选择通过接受延时加班来稳定自己的工作岗位并取得相对丰厚的劳动报酬。所以,许多企业的超时工作已经成为老板与员工之间“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厢情愿的事情。就是有员工不看重钱,想享受每天八小时工作制,可能性也不大,因为许多企业在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不按公司要求加班的会被加罚工资。。以上是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员工生活的真实状况,我们虽然期待整个社会的用工环境得到人性化的改善,但那决不是朝夕可就的,特别是目前金融危机来袭,就业处于“冷冬”,我们作为个体,首先考虑的还是如何适应现实环境。
    其二、灵活准确的操作能力依赖于体育锻炼。在一个“职业教育发展讨论会”上,一位很有作为和社会影响的企业老总对职业学校提出的一点建议,在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他希望我们职业学校一定要把评价学生的标准与普通学校区别开来,而应该介入一些企业员工的评价机制。这一点,我很有感触。目前,绝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和要求与普通高中基本没什么区别,就是安排了几节专业课,也基本上是纯理论的照本宣科,对学生的动作训练几乎是空白,评价学生的优劣的标准除了道德层次之外,还是文化学习的分数,这与企业对我们中职生的需求是严重脱节的。因为我们中职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绝大部分是手工操作或机械操作,在计件工资的背景之下,除了恒心与毅力,动作的灵敏与准确是取得高工资和高回报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进行机械操作时,动作灵敏度和准确度高的员工往往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的安全系数,而这些能力的获得,最佳渠道便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参加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使身体更加健康,也可以使人的身体更富柔韧性、动作更富协调性和准确性。所以,在校如闺中少女,只会埋头读书,没有参加各种文体活动的习惯与能力的学生,在老师眼中可能是乖学生,但走出校门之后,由于他们动手能力差,动作的灵敏度和协调性都错过了最好的训练期,导致他们工作效率低,安全系数也不高,无论对自己的发展还是对企业的效益贡献,都不是乐观的事情,他们很可能沦为岗位的低能儿,最先被激烈的就业竞争所淘汰。而平时喜好运动,什么活动都积极参与并能玩得有模有样的学生,虽常有贪玩违纪之嫌,但只要不是过分出格,走出校门进入企业之后,由于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强,也养成了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他们很可能如鱼得水,自己获益大,企业对他们的欢迎度也会很高。
    我校作为国家级重点职校,除了按国家要求开设体育课外,为倡导阳光体育,已经开始了大课间活动,这一导向是完全正确的,今后还必须使这一活动富有实质性和针对性的内容,为锻铸学生的强健体魄和养成他们良好的动作能力做出贡献。
 
二、        注重守纪意识  强调纪律刚性化
    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要有序健康地发展,都必须建立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校有校规,厂有厂纪,但两者针对的对象不一样,对违规违纪的对象进行处罚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区别,概括起来说,学校纪律弹性较大,执行过程中以教育感化为主要手段;而企业的制度相对来说更富刚性,执行过程中则以经济处罚为主要手段。学校教育多包容性,允许犯错学生出现反复,但企业处罚相对冷峻,每一次违规或失误都有非常直观的量化的利益剥夺。比如,现在的中职生,违规通宵上网,课堂上睡大觉的大有人在,有的甚至迷恋网吧,旷课成瘾,而这种行为,学校对他们除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劝导教育之外,缺少富有震慑力的对策,于是,迷恋网吧成了当今一些中职学生的顽疾。但是,在企业管理上,对违规泡网吧的员工,处罚就非常直观而有震慑力,如果过度上网,导致身体疲惫,上班时导致产品质量不达标甚至产品报废,员工要承担一切经济损失。即使没有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精神不集中影响生产效率,完不成生产任务也会受到严厉的经济处罚。在我们进行教学实习期间,就有一位员工因此承受了逾万元的经济损失,不仅该员工尝到了违纪违规的恶果,从而也给公司其他员工以极大的警戒。鉴于此,为了让我们职校学生走上社会不至于有太大的心理落差,缩短与社会融合的时间,在校期间,学校对严重违规、反复违规的学生,除履行教育功能之外,应该要加强处罚的惩戒性,避免学校的纪律管理与企业的制度管理出现严重的脱节,否则,职校生适应企业融入企业的时间就会大大拉长。如果学生对犯错违规的惩戒性缺少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对弹性过大包容性过强的学校教育方式产生依赖,他们就无法与企业沟通,被企业岗位遗弃,最终成为社会的流民,这样无论是对学生自己的发展还是对社会秩序的稳定都是有极大危害的。
 
三、注重谦虚进取   养成主动学习习惯
    众所周知,中职生中绝大部分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困生,他们产生学困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家庭条件差,也不是因为智力不如人,最根本的原因是缺少一种主动学习的精神。进入职校以后,有的老师对他们的学习已放弃了要求,有的老师则采取强制的办法实现了一定知识的灌输,这两种做法都是有失妥当的,对学生就业后的顺利发展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通过教学实习之后,许多学生真正领悟到了教师的无私和伟大。在学校里,在课堂上,几乎每一位老师都巴不得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识灌输给学生,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能力都嫁接到自己的学生身上。学生有超越自己的表现与业绩,教师会感到无比地荣耀。但到了企业,当你拜师学艺之后,你才会真正体会到,只会被动受知对自己的成才与发展是一个多么致命的桎梏。教师不怕自己的学生超越自己,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更强调:教师的最大成功与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于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无私的、主动热情的、全力以赴的;但师傅带徒弟就迥然不同,今日的徒弟就是明天的竞争对手,为保全自己的利益,师傅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保守自己的关键技术和绝活,以避免徒弟超过自己或延缓徒弟超越自己的进程,从而保证自己的利益不会招受太多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职校生要想在走上社会之后,更快的适应社会,甚至成为竞争中的强者,在校期间就要特别注重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这种主动学习的品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勤问,平时学习中遇到问题要主动求教,问的态度一定要热情而谦虚,并且一定要有极大的耐心和善于选择求教的时机,因为这一切都是将来就业工作后会遇到的,有时,师傅会对你的求教爱理不理或王顾左右而言他,你如果赌气不问,那么受害最大的只能是你。其二是要善于自学,也许不管你做了多大的努力,你的师傅依旧对你“坚壁清野”,你不得不选择自学,否则,你没有办法取得进步,也就不可能在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任何技术,在运用与推广之前,专家学者都已概括出了富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如果自己有一定的自学能力,那么,你对师傅“口手相传”的依赖程度就会大大降低,你成材的渠道就会更加宽广,你成材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而这种良好的习惯和能力是必须通过在校学习阶段养成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主动学习的习惯比好的学习成绩更重要。
 
四、正确看待挫折   培养耐挫折能力
    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能避免有挫折情境的出现,但有的人耐受挫折能力强,他们面对挫折时能做到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而有的人稍遇挫折即意志消沉,一蹶不振。所谓耐挫折能力,就是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对挫折的忍耐、接受程度的强弱大小。耐挫折能力与以下因素有关:生理因素、生活经历、思想基础、个性特征、挫折准备、期望水平、防御机制等。
    职业中学的学生,从生活经历、思想基础、防御机制几个方面来看,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是相对较弱的。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正是由于他们顽强毅力和遭遇困难不妥协的精神的严重缺失,才导致他们在升学考试中缺少竞争的实力。而过去失利的阴影让他们的自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文化学习上遇难而退的心理特点会迁移到活动和工作等其他方面。将来进入企业工作,他们在工作时间、工作强度、人事关系、待遇报酬等方面都可能遭遇超离自己预期的情况,他们必须拥有承受挫折准备,所以,培养中职生的耐挫折能力非常重要。具体来说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其一、理性疏导。当人们遭遇挫折感到痛苦的时候,是最需要别人同情、理解和劝慰的。中职生入校就是带着挫折感来的,我们要理解他们并帮助他们,让他们明白,挫折是人人都会面对的,挫折对人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只要我们善于从失败和挫折中总结经验,它完全可以激励我们的斗志,成为把我们引向成功的向导。
    其二、情感升华。教育学生把思想情感和精力转移到新的有益的活动中去,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挫折,从而将不良情绪引向比较崇高的方向。在这方面,我们首先可以鼓励他们以遇挫而勇、成就让人景仰的事业的英雄学习。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泷目失明,凭着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信仰,最后完成不朽之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激励了全世界千千万万青少年克服挫折,实现崇高的人生价值;还有中国的保尔——张海迪,由于瘫痪,高度截肢,仍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为中华崛起的现代化建设中去,成为全国青少年学习的一面旗帜;还有只有几根手指和大脑尚能转动的科学家霍金,当记者问他生活的感觉时,他竟说他很快乐,为什么?因为他心中装的不是自己的痛苦,而是人类的天体物理研究大业。
    其三、目标调整。我们中职生的挫折情结主要源于文化学习的失利,这是在中国的应试教育大背景下的特有产物,我们可以帮助学生重新确立自己正确的成材观,我们完全可以教育学生,使其明确这种以考试成绩论成败的标准是片面的,不够科学的。首先,即使中国的大学生再多,也还是适龄者中的少数;其次,成材之路?恢皇巧洗笱б惶酰狭舜笱幢鼐湍艹纱笃鳌1贝蟊弦瞪扔新羧獾模灿小胺杜芘堋保钊缤蛳蚣爬献苈彻谇虻刃矶喑晒Φ钠笠导也还判⊙幕R虼耍挥姓业阶钍屎献约旱模趴赡馨炎约旱娜松壑捣⒒拥郊隆=逃畔掳ぃ樽嘉蠢矗嶙扒敖>鸵抵螅诠ぷ蚀觥⒏谖话才拧⒅拔簧ǖ确矫嬖庥霾蝗缫猓灿Ω酶菔导是榭觯鞫髡勘辍?/div>
    只有我们在校时教会学生正确地认识挫折,掌握一定的抵抗和化解挫折的能力,他们在未来走上社会,进入工作岗位遭遇挫折之时,才能从容面对,不至于在新的就业竞争中轻言放弃,从而以坚忍不拔的豪情去点亮他们的事业和人生。
 
五、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合作是以开朗、宽容、善解人意为基础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能先人后己、富有一定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为基础,能为他人着想的良好道德品质。学会合作,不只是一种认识,一种意识、一种情感、一种态度、更表现为一种行为和能力,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的统一体。培养学生学会合作的美德,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以及与人共事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化水平,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世界著名的“卡耐基集团”对员工内训的5门课程中,就有两门是有关人际关系的。其一是人际沟通;其二是团队合作。由此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公司发展的重要作用。其实,个人能力的快速发展,个人潜能的深度挖掘,个人事业的顺利成功,也都离不开好的人际关系。中职学生毕业后大多到企业从事各种操作工作,一般都是生活在一个较大的群体之中,要学习技术提高技能需要与人沟通;为在生产工序上更好地与人衔接,提高生产效率也需要与人沟通。另外,由于现代工业生产发展的趋势,几乎没有靠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产品生产工艺,对团队合作的要求远远大于对个体技术层次的要求,所以,良好的团队精神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必备要素,也是个人谋求发展的必备素质。
    目前的中职生中,独生子女已渐成主流,由于以其为中心的特殊的家庭环境,许多学生形成了任性、孤僻、不合群、与人合作能力差等性格特征。这于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和工作是非常不利的,要改变他们这一不良特征,引导他们学会在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里与人合作,在学校里,首先应鼓励他们多与同学交朋友,在相互接触与交往中交流感情、丰富知识、增进了解,从而养成遇事无私、言而有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和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其次,要指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既锻炼能力,更能体会合作的技巧与力量,领悟团队精神的精髓与伟大。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未雨绸缪,避免在走出校门之后,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茫然无措无所适从,为更好的体现他们自己的人生价值奠定牢固基础。
 
    总之,中职生在校期间炼成了强健的体魄、培育了刚性的守纪意识、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耐受挫折以及沟通合作的能力,那么,他们走上社会之后,不仅能很快地适应岗位,对岗位的转换也能应对自如,也让自己在职业岗位发展方面具备了巨大的潜力。职校教育也真正实现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目标的办学宗旨,从而真正做到校企的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