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职生的人生价值观初探
日期:2008-01-14 作者:张学普 浏览:1239次
   当代中职生由于自身年龄特征和心理变化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价值取向趋向于效益、功利、实利、自主等,这些因素极有可能给当代中职生产生负面影响,使学生们向功利主义、金钱主义、利已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倾斜。而在现实教育教学工作中,德育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谈起来必要,做起来就不要了。因此,有部分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就陷入了各种各样的误区。

    当代中职生基本上是毕业后即走上社会,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必然要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关系,促使自己去思考人为什么活着,活着有何意义,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等一系列人生价值问题。但由于社会环境、自身特征及学校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少学生产生一些错误的人生价值观。根据我10余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我认为当代中职生中人生观问题,比较常见的主要有:

    1、功利实用主义人生价值观。有少数学生由于受社会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实用和方便,认为自己所做的事在于对自己是否有利,选择职业也不例外,要选一个对自己有利的职业。有一位刚进职校的学生刚刚入团,问他为什么到职校来才入团?得到的回答是“为了两年后的就业,走上社会是团员了,就业会有些好处。”

    2、金钱主义价值观。有些学生信奉的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理论。他们认为只要有钱万事好成,抄作业,解习题,以钱代之,谁钱多,谁说的话份量就大,陷入拜金主义的误区。有一位中职生一年的英语作业,自己未做一次,只花了30元钱,由他人代而做之。还有的打饭时每餐付1元钱的劳务费,餐餐由别人代打。在他们看来,你帮我做作业,帮我打饭,我给你钱,这是平等交易。熟不知他们的父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动,为的是把子女培养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然而,如果不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教育,他们的父母将收获什么?值得深思。

    3、享乐主义人生观。有个别学生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物质享乐。他们厌恶劳动,缺乏劳动观点和思想,学校布置的劳动任务极不愿意去完成。不仅自己假日不去为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甚至连自己的衣服脱下来也要带回去给父母洗。当被问及假日的生活情况时,他们几乎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俨然是一个个的“小皇帝”、“小公主”。

    4、利已主义人生价值观。有些学生由于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极端利已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想。他要求别人无条件地为他服务,而他却从不关心别人。在家里要求父母、姐妹一味地满足他的要求,活象一位“小霸王”。
从以上所述的各类人生价值观不难看出:这部分人产生这些错误的人生观,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经济价值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是自己主观原因造成的。因此,对学生加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尤为必要。

    我们要引导学生把为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作为自己的生活目的,使学生明确人生的目的和目标,激发他们强烈的事业心以及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的责任感,激起他们的积极性和潜在的本能,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明确金钱不是万能的。他们现在还是消费者,父母挣钱来之不易,一份血汗,一份收获。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一系列勤工俭学活动来体验挣钱的艰辛。

    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关系。个人是社会中的一员,只有索取,而不付出,那么假如别人也拥有这种权利时,也就不存在着索取了。个人的价值只有在集体中得以实现,脱离了集体,个人也就无处生根。巨人安泰之所以力大无穷,则来源于大地母亲的力量,离开大地的巨人安泰也就无一丝一毫的气力了。因此,同学们要重视集体的价值和力量。

    要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学生能在逆境中奋发向上,而不是自暴自弃。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市场如赛场,总是交织着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困难与机遇,前进与倒退,如没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节能力,就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适者生存,不适者则被社会遗弃。因此,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起抗挫折、能忍受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另外,还要教给学生辨证认识社会的方法,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同时学校教育在各项“素质教育”的理念中要渗透德育,广大教职工要端正教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和谐全面地得到发展。

    提高当代中职生的思想素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