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出鞘必锋芒
日期:2021-06-28 作者:胡红沐 浏览:3802次
——我校2011届徽雕专业学生返校参加毕业十周年联谊会

    6月22日下午,我校2011届徽雕专业毕业生13人返校参加毕业十周年联谊会。19级、20级、21级徽雕专业学生100余人以及学校部分徽雕专业教师和非遗传承大师,在行知讲坛共同参加活动。





    非遗学群胡红沐群长致辞,对2008级徽雕班校友们重返校园表示欢迎。在过去的十年内,校友们通过自身努力,在非遗传承行业中挥洒青春,表现优异,学校为大家感到由衷的自豪,并表示热烈地祝贺!

    校长于日锦莅临会场,欢迎校友们重返母校。他表示,2008级徽雕班校友能够在久别的校园相聚值得庆贺。并向校友们简要介绍了我校非遗教育的发展历程,2007年12月在全国率先开设了非遗专业——徽雕艺术,成立了全国首家徽雕艺术学校——歙县徽雕艺术学校。2010年11月,牵头成立全国首个省级非遗职业教育集团——安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指导下,于2012年4月成立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非遗教育研究专委会”。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校非遗教育不断探索前行。今年初,黄山市、歙县《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提出,支持创建行知非遗技艺学院,打造教育强县新高地。学校决心开启“创建行知非遗教育学院 打造教育强县新高地”新征程,聚力打造“徽文化传承创新基地 长三角非遗教育中心”。于校长指出,各位校友是未来非遗传承的生力军,希望大家不忘传承非遗之初心,牢记非遗传承之使命,在传承非遗的道路上做出更大成绩!祝福各位校友在今后的日子里家庭幸福、事业发达!并即兴赋词一首:

忆秦娥(新韵)·英雄煮酒
安徽省行知学校2011届徽雕班毕业十周年返校有寄
真金炼。
十年焠火磨一剑。
磨一剑。
寒光出鞘,
流星飞电。

行知路上初心践。
传承使命开新面。
开新面。
英雄煮酒,
陶园酣宴。


    联谊会上,2011届徽雕班校友们向学校赠送了他们创作的刻有学校大门图案的砚雕作品,以作纪念。

    吴亚军作为校友代表在活动上分享了自己毕业十年的故事。他表示,校友们回到行知校园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没有母校老师的教导和帮助,就没有校友们现如今取得的这些成绩。学校不仅是我们知识的源泉,更是我们精神的家园

    今后2008级校友们将继续秉承行知人的精神,为非遗传承不懈奋斗。

    砚雕大师鲍星明作为教师代表在活动上发言。他表示,2008级徽雕班的校友们大部分都处在事业的上升期,老师们感到非常欣慰。祝愿校友们的事业蒸蒸日上,希望在校徽雕班的同学们能以他们为榜样,努力成为非遗传承的能工巧匠。19级徽雕班王川徽同学代表在校生在联谊会上作了表态发言。随后,校友们与在校生们进行了篮球赛等联谊活动。 



    “十年磨一剑 出鞘必锋芒”。据悉,经过10年的发展,2011届徽雕班校友们成绩不凡。吴亚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代表性传承人。职业技能三级。2015年荣获黄山市第二届 “和氏璧”杯非遗(歙砚)技能大赛金奖,同年荣获安徽省首届文学艺术杯银奖。2017荣获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赛.“工匠之星”荣誉。2018年荣获“徽州百工”全国歙砚制作技艺大赛金奖第一名。2018年荣获市级“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作品“八仙过海”荣获安徽省“徽工奖·金奖”。2020年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颁发“全国技术能手”及“全国轻工技术能手”等荣誉;梅宇,黄山市级工艺美术师。 黄山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九牛沐浴》砚获得安徽省第八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徽工奖"金奖。《有龙则灵》砚获得安徽省第九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徽工奖"金奖。《荷塘清趣》砚获得安徽省第十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徽工奖"金奖。《国宝》硯荣获第十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金奖。《梅竹双清》砚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并入选"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在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歙砚传统技艺大赛"中荣获"传承之星"称号。在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首届全国文房四宝用品制作职业技能竟赛中获得轻工业联合会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3级资格证书";吴建国,县级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荣获黄山市第三届 “和氏璧”杯非遗(歙砚)技能大赛铜奖;罗全伙,县级代表性传承人。2015年其作品荣获第12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王卫平:2021年获得“全国文房四宝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储嘉军,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水彩画学会会员,安徽省钢笔画学会会员,新安画派研究会会员,黄山市屯溪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其作品在省级展览多次入选及获奖;罗露露,开办了自己的非遗企业:安徽省深山茶海艺术馆。方勇忠,开办了自己的非遗企业:黄山市石之语文化艺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