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行知中学学分制实施情况
日期:2007-03-21 作者:汪涛 浏览:1946次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因材施教,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增强职业教育自身的活力,我校参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和《黄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试点实施方案》、《黄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暂行规定》(试行),于2005年秋在学校推行学分制,走出学分制改革的第一步。

    具体做法如下:

一、充分认识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实施学分制是衡量和评估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经途径,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它的实施将增强职业教育办学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开放性,将进一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要。学分制的实施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首先要从思想上对学分制有一个必要的了解和认识。为此,我校于2006年元月成立了安徽省行知中学学分制领导组,校长和分管教学领导担任领导组和工作组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骨干教研组组长担任成员,具体负责学分制的推行和实施。为进一步统一教师思想,使教师对学分制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学校还专门聘请了上海教科所杨黎明教授来校讲学。全体教师参加了学分制培训,为学校推行学分制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和完善学分制实施的各项制度,稳步推进教学改革

    为确保学分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先后制定了《安徽省行知中学学分制实施方案》、《安徽省行知中学选修课学生课堂管理规定》、《安徽省行知中学选修课任课教师职责》、《安徽省行知中学课程重修的暂行规定》、《安徽省行知中学学分制实施细则》、《安徽省行知中学学生选课指南》以及相关专业学分制实施培养计划等,从理论上为学分制的实施提供了保障。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低起点、小步骤、缓推进”的学分制实施原则。率先在2006级对口升学班实施数学、英语两学科分层教学。2006年下半年,学校根据2006级对口升学班学生数学、英语两科的摸底考试成绩,结合学生的选课意愿,将数学、英语两科分成三个层次进行教学,对不同的教学层次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要求。分层教学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大大满足了不同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要求,同时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为学校下一步学分制的全面实施提供了借鉴。

(汪涛执笔)